当前位置:

家庭教育吧  >  问答中心  >  孩子游戏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

孩子游戏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

1255

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会反映,孩子沉迷手机、游戏,有时甚至到了不上课的程度,父母对孩子骂也骂了,打也打了,谈也谈了,可还是没什么效果。

许多父母认为,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贪玩,才会玩游戏上瘾的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其实不一定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游戏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。

一般情况下,孩子玩游戏上瘾有三个因素:

游戏自身的因素:很多游戏,自身的趣味性很足、互动性和竞争性很强,还有便利性等等,这些因素使得孩子接触之后对游戏的黏着度很高,每天都想着玩游戏。

个体因素:既孩子自身的内在动机和需求。其实游戏对孩子来说,并不是必要的需求,而让他们沉迷其中的原因,大多是孩子自身内在动机和需求,比如在游戏里可以寻求自信心满足、寻求陪伴等等。

假设孩子成绩不好,不被老师同学家长认可,但游戏里孩子一级一级地升级,变得越来越厉害,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自信心就会被找回。再比如,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,想要在游戏里寻求安慰,而游戏的虚拟好友,刚好能满足这个需求。

04-08 阅读全文>

这和家庭教育很有关系,在十年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的言传身教,给孩子的态度反馈,家庭的氛围等等都会促成孩子性格的形成,孩子撒谎是在自我保护,想自我强大的心态,家长要引起重视,审视自身,改变自己。

10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

1、认为撒谎才能达到目的

爱说谎的孩子虽然不讨人喜欢,但是却总能骗到糖吃,孩子从这件事情上得到过好处。他们知道直接说出理由,父母肯定不会同意,比如说:不想上学,想吃两个冰淇淋等等,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上,孩子只能是通过耍点小聪明来达到目的了。

父母遇到这种情况,其实应该要耐心地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,不要马上责骂,引导他们说出真相。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比较好对症下药,让孩子明白以后任何事情都可以跟父母商量,不用采取说谎的方式。

2、为了掩盖羞耻心

11-15 阅读全文>

一般孩子撒谎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:第一种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责备,第二种是因为想获得别人的注意或赞扬。通过撒谎,孩子可以获得某种利益或者避免某种不利的结果。

8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

1、犯错后害怕被训斥或惩罚。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撒谎的原因时说过:“撒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。”,哲学家罗素也说过:“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。”确实如此,当孩子犯了错,有过几次被训斥、被惩罚的经验,再犯错误后,人的本能保护主义,就容易促使他捏造谎话来掩饰错误。

2、受大人言行的影响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,如果家长有撒谎的行为,孩子也会效仿。所以,当孩子说谎,父母要反思,是不是自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榜样。告诉孩子要说“实话”,然而,当领着孩子坐火车时,却要求孩子故意曲腿来逃避买票。这本身就是在教孩子撒谎。

3、为了取悦父母。中国的父母往往都有一种“生存恐惧症”,折射到孩子身上,就是高期望、高要求、高目标,如果孩子表现得好,家长就会很高兴,甚至到处炫耀,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嫌弃孩子,训斥孩子。长此以往,孩子就摸清了父母的心思,为了取悦父母学会了说谎。孩子涂改分数就是最好的一个事例。

4、为了引起别人注意。有些孩子因为各方面表现平平,很少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,在同学中也不引人注目,他们内心特别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艳羡的目光,于是,就学会了说谎。比如8岁的小佳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孩子,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,他谎称假期父母带他去国外看了大海,还坐了飞机和大轮船,同学们都围着他好奇地问这问那,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他得到了一种重视和存在感。

11-15 阅读全文>

孩子撒谎,一方面是孩子怕被家长责罚,心里面有些害怕,想逃避惩罚。一方面可能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不想让父母参与进来,有独立性的思想存在,还有就是惯性心理,之前有多次这样的行为,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。

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

1、缺乏自信和自尊心,需要通过撒谎来掩盖自己的不足和缺点,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。

2、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,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,只能通过撒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
3、为了逃避责任和惩罚,会编造各种故事来逃避惩罚和责任,从而产生了撒谎的习惯。

4、有时候孩子可能为了适应环境而撒谎,可能是因为周围环境产生了某些不好的影响。

10-08 阅读全文>

在电脑、手机越来越普及的现在,游戏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,各种手机游戏、网络游戏盛行,很多孩子很小就接触了这些东西。特别是青春期的小孩,如果他们的自控力比较差,没有大人的时刻监督、正确引导,就会很容易变得游戏成瘾。

家长们遇到这种情况先别着急,追根溯源地去研究一下,很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,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打游戏成瘾的问题。

打游戏成瘾的心理问题

游戏本身具有吸引力,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,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感。玩游戏更多是因为孩子对游戏的热爱和追求,但沉迷游戏,甚至是打游戏成瘾很有可能是另一种逃避心理的表现。

第一,游戏能给孩子的心理上带来掌控感;第二,游戏里孩子觉得自己很行、有自尊、有面子;第三,打游戏能让他逃避到虚拟世界中,暂缓现实的压力。

除此之外,我还认为游戏成瘾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单独来看,游戏和电子产品的个体,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会体会到比较多的挫折感。换句话说,孩子本身在现实世界中适应不是那么良好,在被孤立、遭受到压力,或者是情绪低落的时候,打游戏的冲动会更加强烈。

04-03 阅读全文>

12岁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,同时他们也很在意别人的看法,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会出现撒谎的行为。作为家长,发现孩子撒谎时,要及时的跟孩子沟通,弄清楚孩子撒谎后背的心理。

12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

1、虚荣心理

在孩子能力不足,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或者艳羡的情况下,他会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说谎,以获得短暂的满足。例如他考了60分,偏偏要说90分;花2元买了一支笔,就说花了10元。所以是虚荣心理作祟,渴望别人的肯定和艳羡。

2、模仿大人

孩子有时会看到父母、周围的大人,或者电视上有撒谎的镜头,他们抑制不住好奇心,跟着学。因此,当着孩子的面时,家长一定要谨言慎行。

10-12 阅读全文>

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出现在市场上的网络游戏也变得越来越多,它的到来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,但是另一方面,也让很多孩子都沉迷其中,以下是关于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成因及解决办法,一起来看看吧!

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成因

1、缺少鼓励与肯定:即使孩子考得很好,家长也不满意,担心孩子考不上重点学校,觉得他还有提升的潜力。孩子在努力付出后未得到相应的鼓励与肯定,这会使他感到失望,丧失继续努力的动力。长此以往,他可能会在网络游戏中寻求肯定。

2、童年期受虐:包括身体受虐和情感受虐。童年期遭受虐待的人易出现成瘾行为。

3、家庭关系不和谐:父母关系不和睦,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方式,易促使孩子网络成瘾。

4、不良的亲子关系:很多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,致使孩子产生孤独感,形成胆小、孤僻的性格。由于现实中无处诉说和发泄,孩子便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个精神避难所。

07-24 阅读全文>

Copyright © 2015 -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