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有1条回答
要调整好情绪,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孩子沟通,了解内心想法、解决问题,绝不能一听孩子不想上学就火冒三丈,对孩子大吵大骂,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,帮助出谋划策。
初中生不愿意去上学家长怎么办
端正孩子学习态度
如果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,学习态度不端正,那么学生就不会真正的喜欢上学习,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,一对一家教指出,如果学生是一个自立,自信的人,是很容易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,同时,作为一个学生,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学习,学习的好与坏和自己的自信相关连。
多鼓励初中孩子
找到孩子的闪光点,多予以赞扬和肯定,树立孩子的自信心,如果孩子开始有厌学的现象,那么家长和老师都要做到,及时肯定孩子的闪光点,肯定和表扬,满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求。
激发学生学习动机。
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,只有有了学习动机才能产生学习行为。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以及学习知识的必要性。
兴趣转移,树立获得新知识的新奇感。
在了解孩子的兴趣中心和特点后,要帮助孩子发现知识中有趣的东西,让孩子的兴趣从玩转移到课本上,进而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。
初中孩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
【个体】
1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。
2、没有从学习上找到兴趣点。
3、没有从上学中找到自己的需求,那就没有内在动机。没有动机就没有想上学的行为。
4、兴趣点的偏移。把上学当做是被被动的,而对于游戏却是自己主动需求的。
5、身心健康状况出现问题。
6、以不想上学的行为引起父母的重视,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。这种行为很容易形成“继发性获益”。
7、青春期心理矛盾的特点引起的。
【家庭】
1、没有帮助孩子构建上学的认知。
2、家庭环境导致孩子不想上学。
3、过去的抚养方式和抚养态度,对孩子上学的影响。为能让孩子养成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。
4、父母的焦虑负面情绪,导致孩子不愿上学。
5、父母的期望值过高。学习节奏过快。压制。
6、只注重孩子的学习目标,而未能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7、父母重视不够,自身相关的知识面不够宽泛。
8、父母不了解孩子青春期的特点,也未能完全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和一些行为。
如何教育好初中阶段的孩子
一、管教孩子的方式要改变。
和孩子平等对话。不能像孩子小时候那样,动不动拿出训斥或者命令的口吻和孩子沟通。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,说话爱顶嘴,爱挑刺,爱钻牛角尖。所以家长要理解,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方式,和孩子平等对话,最好像朋友那样交流,取得孩子的充分信任。
适当放手。初中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,对父母的依恋减弱,对朋友的依赖增强。不喜欢父母过多插手自己的事情。这时作为家长我们要学着适当放手,给孩子一些自主权。
二、监管好孩子手机的使用。
有时学习上确实运用到手机,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很多。有些孩子就会通过手机接触网络,染一些坏习惯。例如沉溺游戏,网上抄答案或者传发答案,网上不良交友,网上不正常消费,网上引起纠纷现实中打架斗殴等等。
让孩子使用手机在自己的监管范围之内,对孩子手机上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,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,尤其是玩游戏的时间。经常和老师沟通,注意孩子的作业质量。
三、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。
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孩子也是一样。所以我们要经常关注ta喜欢和什么样的人来往,是否沾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气,例如抽烟,喝酒,早恋,染发等等。
如果发现孩子交友不慎,或者有早恋的倾向,家长要尽早干预,及时和老师沟通,获得老师的协助。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,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。但不能采用过激方法,避免孩子走向极端。
关注孩子的学习。
人生不可以重来,青春不可以复制。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刻,中考难度又比较大。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学习。
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学习上有明确的目标,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,上课听讲用心,下课作业认真,有上进心和求知欲。
避免学科的“瘸腿”现象。各科要均衡发展,避免因为不喜欢某一科任老师,而不学习某一科,或者不感兴趣,所以不学哪一科儿的行为。发现偏科的现象及早纠正。
注意八年级学生的分流情况。一般到了八年级下学期,孩子会有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,一部分孩子勤奋好学,目标明确;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学习动力不足,破罐子破摔。八年级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转折期,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。
Copyright © 2015 -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