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有1条回答
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,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。但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管教孩子,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,从源头下手,把原因除去。
管孩子有些什么有效方法
尊重
尊重是要给到孩子的。这是最起码的一点,如果无法做到,家长的身份高高在上,想让孩子发自内心说出心里话恐怕就会很有难度。也不利于科学育儿。
倾听
教育孩子,先要听听孩子说的是什么,听听孩子需要什么,然后对应解决,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如果不听孩子说话,只是一味的自行其是,自以为是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,孩子却不一定会领情。
沟通
日常生活中,要多跟孩子沟通,多谈心,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孩子心中所想、所需,自己的育儿之路也能找到方向,教育孩子才能得心应手。
同理心
最后一点,我认为是要有一颗同理心,那就是凡事先不要忙着站在家长的成人的角度看问题,多从孩子立场上看一下、思考一下,比如说孩子学习这事,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成绩好一些、再好一些。但是也要想想,我们当孩子时,有没有做到呢?是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做到呢?做不到真的就说明没有认真努力过吗?这么一想,孩子某些方面没有达到期望值,是不是也就不会那么上火了吧?
所以,教育孩子,方式方法很重要,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的,要自己慢慢摸索、总结才可以。
教育孩子的误区有哪些
1、溺爱型:任性自私不礼貌
这种孩子被家长当成小皇帝,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。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,什么好吃的、好玩的都归他一人,要什么买什么。
溺爱型家庭里,家长过度宠爱孩子,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,想尽一切办法满足。
这样的孩子,习惯高人一等、以自我为中心,容易形成任性自私、不懂礼貌、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。
在人际交往中,他们缺乏责任感、不懂得关心别人,难以交到朋友,逐渐孤僻离群,遇到不满容易导致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。
2、干涉型:缺乏主见难独立
这种家庭的孩子,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,自己什么都不用操心,什么也不能决定。
家长出于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,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细心照顾。
但是,过分的保护,导致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,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。
由于习惯依赖父母,他们做事没有主见,心理承受能力差,遇到困难容易沮丧,甚至焦虑不安。
此外,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,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,导致学习成绩下降。
3、期待型:胆小畏缩少自信
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,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。
这样的父母常以严厉、强迫的态度命令孩子,或者用禁止的方式监督孩子。把自己的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,希望孩子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去做。
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,孩子容易变得敏感,性格胆小,缺乏自信,独立性差,不善与人交往。
孩子不服管教怎么办
孩子不服管教,说明家长的教育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,也就是说家长需要更改教育方案。
打个比方说,孩子普遍性存在“抢东西”的问题,遇到孩子抢东西的时候,很多父母通常都是对孩子说“宝宝抢东西是不对的”,那么为什么抢东西不对却没有给孩子普及,所以孩子才会不服管教。
想要孩子服从管教,我们就需要让孩子明白“为什么抢东西不对”。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孩子,玩玩具特别投入的时候把玩具收走,这样一来孩子肯定会有很多个为什么。妈妈可以说“宝宝不喜欢妈妈抢走你玩具吗?这跟你抢别人东西是一样的,你抢别人东西的时候,别的小朋友也会不高兴,不喜欢陪你玩”。
让孩子从亲身事例中,体验被抢的感觉和委屈,才能让孩子从心底接受“抢东西不对”的道理。
给孩子说教,可不是单一地“这么做不对”、“那样做不对”,想要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家长的管教,家长就需要让孩子深入其心地了解,最好让孩子从事例当中明了,这样才能让孩子对此次事件刻骨铭心!
Copyright © 2015 -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