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有1条回答
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,及时疏导他的情绪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,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倾诉。当孩子有情绪问题、状态低迷时,要多倾听他的内心需求,而不是认为孩子是无病呻吟,甚至嘲讽指责。
孩子不想上学厌学解决方法有哪些
1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,利用多种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,比如我们接孩子放学的过程中,可以问问孩子老师讲的什么课程,孩子就会想讲给你听,还比如将孩子的学习任务适当的分解,让孩子更好、更容易的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,而不是制定非常遥远和宏大的学习任务,让孩子很难完成。
2、提高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,不能让孩子所有的生活集中到学习上,只有做到劳逸结合、兴趣广泛,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动力。
3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,有些重难点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多思路多方法给孩子启发,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,让他们学会思考。
厌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
1、动机缺失
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,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,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,往往处于被动状态。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,但其看法是消极的,甚至是错误的,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,认为读书是苦差事,读书无大用,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。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个体生意且财源茂盛的家长们,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,促使孩子厌学而追求享乐。
2、兴趣转移
处于成长中的高中生,其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,只要干扰因素强烈,就会发生转移。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,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、录像、上网,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,逐渐荒废了学业;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,使轻者精神萎靡不振,重者打架斗殴,违法乱纪。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,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,反而讨厌学习、反抗学习。
3、学习无望
对学习悲观失望,毫无信心的学生,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。
一部分学生,曾经努力过,也曾经洒过汗水,但无论怎么奋斗,仍然常常失败,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。一次次的失败,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,促使他们对此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,认为自己天生愚笨,能力不强,智力低下,不是学习的材料,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,举起了白旗。这便是典型的习得性失助感现象;也有一部分学生,同样努力过,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,但是往往不如他人,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,长期被老师忽视,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,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。在厌学群体中,此类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。
4、过高的期望值
许多家长,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心切,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,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,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,有些孩子能够忍受,有些孩子干脆“死猪不怕开水烫”,反正达不到要求,索性放弃追求。中国青年报曾报道,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一女生肖钰,从小学到初中,学习成绩一直优秀,进入高中后成绩有所下降,父母寄予厚望,采取加压措施,结果该生不堪学习和家庭重压而离家出走。
怎样能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呢
1、增加孩子的“选择感”。
人们喜欢有选择的余地,即使是二选一,也对自己的选择更有认同感,即使是和所做事情毫无关系的选项也会增加人们的自主性。
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:让两组小学生玩一个学习的游戏软件,在游戏中他们需要驾驶飞船去回答各种问题。A组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飞船的颜色和样式,而B组的学生则是没有这个选择权。结果A组的学生回答的问题,要比B组多三分之一。
即使是跟学习毫无关系的选择,也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。
家长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有选择的自主性,比如问:你愿意多做十道数学题,还是多看一篇英语阅读?你愿意现在做,还是吃完饭之后再做?你的书桌喜欢什么颜色的?
2、让孩子参与决定的过程。
如果直接给孩子下命令:做完作业再做两篇英语阅读。孩子肯定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,拖拖拉拉,不愿意去做。
如果让孩子参与决定的过程,可以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,这样做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好处。人只有在看到一件事的价值之后,心理才会产生动力。
比起单纯的下命令,可以让孩子参与决定的过程:
你看你上次考试的英语没有考好,你觉得有什么方法可以在下次考试中提高呢?额外多做一些习题,多背一遍单词,还是多做一些阅读可以让你提高成绩?
3、引导孩子更关注进步
学习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,肯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。
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,尽量不要拿孩子的成绩和其他人的成绩比较,很容易会因为一次没考好,让孩子感到很大的挫败感,甚至丧失了学习的动力。
应该引导孩子更注重自己的进步,比如跟孩子说“这次语文的作文比上次更进步了,数学因为粗心的错误少了一些,英语的拼写错误没有了”孩子则会更关注自己的能力提高,即使遇到一两次没考好的情况,也不会一蹶不振,丧失学习的动力。
Copyright © 2015 -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