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有1条回答
家长天天唠叨孩子,会使孩子变得不愿意跟家长沟通,产生跟家长作对的心理,有些孩子会变得沉默,自卑,不再会跟家长交流内心感受。所以不要家长天天唠叨孩子,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利。
家长天天唠叨孩子骂孩子的后果
父母的唠叨,有可能会使孩子失去倾听。
在许多时候,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,有可能是孩子天性的表现,不全是错误。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,而是自己不停的说,那孩子就算有满腹的话,在这种情况下也说不出来。就算孩子说出一些,家长反而会认为孩子在狡辩。带来的影响就是孩子可能不会再有耐心去倾听。
父母过度唠叨,会使孩子不自信。
唠叨,某种程度上是带有指责的意味,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,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。长此以往,父母的不自信就传递给孩子,他们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,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。当孩子的负能力过多时,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。
父母的唠叨,可能会影响亲子关系。
每个人都是独立的,孩子也一样,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,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,也使孩子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。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,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。
孩子长期被唠叨,会积压很多负面情绪,当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,他们就会“选择性失聪”来保护自己。父母的唠叨,用之有道,则为爱;用之无道,则为害!因此,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要带有宽容、宽厚的态度,不要让你的唠叨影响孩子的成长。
为了孩子健康成长,父母要如何改进呢
1、家长可以试着变换不同的教育语言来指出孩子的同一缺点。如对于孩子写作业粗心的毛病,父母应仔细点、不要再当马虎大王了,写算术式时不要把等号丢在脑后等,比反复说要用心,别粗心更有效。
2、家长的责备语调要比平常说话的语气低沉。低沉的语调能令人感到理性的存在,使家长与孩子都能冷静下来。用与平常不同的语调还可以唤起孩子的注意。
3、让沉默取代指责:那些听惯了父母责骂的孩子,在犯了错误之后,自然会等待着父母的打骂。如果这时父母真的责骂了,孩子反而会觉得松了一口气,会产生一种又熬过去了的心理,过后就忘了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成为了一种习惯。父母保持沉默,反而会使孩子去猜测父母的心态,紧张的情绪会保持一段时间,并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。
4、使用强调性语言:父母在指责孩子以前用强调性的语言说:我只说一遍。如果孩子未听见,也不要重复,让孩子品尝一下不听话的苦果,下次他就会注意听了。不停地唠叨只会使孩子产生厌恶,父母力图纠正孩子错误的愿望反而不能实现。
5、父母要明确指出孩子错在哪里: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后,不讲清道理就批评一顿,说完之后又忙自己的事了。孩子糊涂地不知自己错在哪儿,或者不知错误的危害,也就自然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了。
6、只针对眼前的错误进行指责:很多父母往往只要孩子犯了个小错误,就把过去的错误重新数落一遍,新帐老帐一块算。这样不但使孩子对所犯的错误分不清主次,淡化了对这次错误的批评,还会影响亲子关系,抵消教育效果。
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孩子呢
首先,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,平等对待孩子。
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,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,首先不要大吼大叫去吼骂孩子,父母要先冷静下来,把孩子的情绪也安抚下来然后慢慢引导孩子说出犯错误的原因,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用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,平等地对待孩子。
其次,父母要懂得情绪管理,不要动不动就吼骂孩子。
很多家长的情绪都非常暴躁,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,让孩子变得非常的情绪化。这就可能让孩子在以后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,也像父母一样,采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。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为人父母的时候,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,也会采用当年自己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。所以作为父母,作为一个成年人,父母应该表现得更加成熟稳重,懂得自己的情绪管理。
最后是父母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。
教育是一个需要家长们不断纠错的过程,家长们把自己的观念上的错误,还有教育方式上的错误,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慢慢进行改正,其实这个过程中就引导了孩子,还让父母自己得到了提升。所以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,提升自己的教育方式,教育理念等,这样才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游刃有余,恰当有度。
Copyright © 2015 -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