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有1条回答
小孩偷东西主要是他们的父母经常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,导致孩子渴望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,只有从别人那拿到的东西满足自己的追求,做父母要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要求,再做正确的引导。
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该怎么处理
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侵占
在日常生活当中,父母要告诉孩子,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玩,才可以拿。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“偷拿”是不对的行为。
并且,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。比如,如果想要玩别人的玩具,就要学会说“你的小汽车能借给我玩会吗”等礼貌用语。
如果你在自己家里发现了孩子朋友的玩具,只需要说:“我相信豆豆很想念这个玩具。让我们给他打个电话吧,让他知道玩具没丢,并且我们一有时间就给他送去。”
不要“审问”孩子
当你已经知道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,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,不要试图用圈套式的问话给孩子挖陷阱:“这是你偷的吗?”
而是要告诉孩子:“宝贝,我知道你偷了这个东西,我小时候也有过一次。当时我很害怕、很内疚,你这么做的时候是什么感受?”
之后我们可以用非威胁性的语气继续问一些“什么”和“如何”的问题,比如“你想过同学发现东西没有了之后,会是什么感受吗?”
鼓励孩子归还别人的东西
如果孩子偷了东西要专注于如何把东西还回去或用钱进行补偿,而不是指责或责骂孩子。我们要告诉孩子,偷来的东西必须还回去,并且和孩子一起想出一个归还的计划。
如果需要,可以先给孩子一笔钱进行补偿。然后要制订一个ta能承受的还钱计划,并每周从ta的零花钱里扣除。最好可以保存一份还款记录,以便孩子能看到自己做得怎么样。
当孩子害怕或者退缩的时候,要给予支持
在孩子向别人归还偷来的东西时,你要提供支持,可以跟孩子说:“我知道你会感到害怕和尴尬,但这是我们有时候为了纠正错误而不得不经历的。”
确保孩子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钱
通常孩子偷是因为这是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唯一的办法。在符合家庭预算的情况下,要给孩子一些零花钱,让孩子能够买一些他们想要而你又不同意的物品。
给孩子更多的关爱
对于那些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而去“偷”的孩子,父母应该把更多的感情投到孩子身上,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。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足够的重视,就不会再去“偷”了。
为什么孩子总爱乱拿别人的东西
1、攀比与嫉妒心理。存在一定的攀比甚至嫉妒心理,在孩子的个性发展过程中是很正常的。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要,除了告诉他这种行为不可接受外,还要和他一起寻找满足自己和实现目标更好的办法。
2、吸引家长的关注。如果孩子说谎,或拿别人的东西后根本不介意被家长发现,那么其行为的目的很可能就是吸引家长或周围人的关注。这可能与孩子被忽略,感到孤独有关。
3、展示自己的权力。孩子通过乱拿别人的东西来展示自己的权力。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。这种情况往往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。想法。
4、寻求刺激。如果孩子这么做是为了“刺激”,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。这种情况往往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。
5、反抗和报复。有的孩子这么做是为了反抗别人对自己的“不公平”,也就是为了报复他人,“你们这样对我,我就要报复你们!”如果被发现后遭受惩罚,很可能会加剧他的报复心理。
如何避免孩子乱拿别人的东西
第一步,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建立物品归属权的概念。父母要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属于谁的,谁就是东西的主人,其他的人对这个物品并没有拥有或者使用的权利。
未经主人允许把东西拿走了这种做法就是不尊重他人、不礼貌、不诚实的表现。通过不断的沟通教育,让他们逐步建立一种物品归属权的概念。
第二步,通过实际的沟通示范让孩子学会与他人沟通。家长可以教授孩子具体的与他人沟通获取使用物品的方法。
让孩子学习在拿别人东西之前首先征求对方的意见,比如可以让他先询问物品主人是否可以让自己拿走。并且,家长在孩子被拒绝的时候可给予一定的解释和安慰,帮助和疏导;让孩子逐步学会心理调节,降低期望值。
引导孩子当一样东西得不到的时候,也不要太过的悲伤或难受。这样既能够一定程度满足孩子的愿望,也可以提高他的交际能力。
第三点,别人借给你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,借的东西就一定要归还,损害了要赔偿。
作为家长,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归还。这样才能让孩子有良好的养成习惯,建立良好的品格。
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,要及时的纠正,并带孩子进行道歉和改正,让孩子第一时间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,从而改掉这个错误。
Copyright © 2015 -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