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家庭教育吧  >  问答中心  >  教育孩子可以打骂吗

教育孩子可以打骂吗

2024-09-18 09:53 27

已有1条回答

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,都不建议采用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。打骂的杀伤力非常大,会造成严重的后果,家长如果动手的话,一般会借助身边的工具,棍子、尺子或者是别的什么,都会对孩子造成皮肉之苦。最重要的就是,粗暴的打骂方式会让孩子精神高度紧张、恐惧,由此会引发心理障碍。

教育孩子可以打骂吗

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和性格的生长都有一定规律的,并不顽劣的孩子就需要棍棒教育,对于孩童的教育正如开渠引水,需要循循善诱,追其根本诉求,因势利导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绝对不应该打骂孩子。打骂不仅没有用,而且是非常没有素质的表现,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,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一丁点帮助。家长一定要克服打骂孩子的冲动。

批评是必须要有的,而且在批评的同时,要给孩子讲道理。说清楚他错在哪里,如何做才是对的,摆事实举例子,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
在同一个问题上,如果屡教不改,那么必须要采取惩戒的方式。惩戒不是随着自己的性子随便打孩子,而是要跟他把事情说清楚,甚至之前一次就要提醒他,下次再错就要挨打。这样会让孩子知道自己问题的严重性。

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育手段,通过惩戒让孩子形成对于错的认识,改正错误才是目的。而且惩戒要适度,屁股或者手心一两次就好,根据孩子对于疼痛的耐受度,他觉得比较疼就行了。

5个不可打骂孩子的理由

1、被打会降低自我肯定感

被最值得信赖的父母经常以“管教”的名义打骂长大的孩子,往往自我肯定感较低。

打骂孩子的行为,从孩子的角度来看,是一种被恐惧支配的状态。如果频繁地接受这种行为,肯定感就会降低,认为“因为我是坏孩子、因为我比别人差等所以才会经常被打骂。

另外,孩子会感到被父母打骂,也会成为“父母不爱我”“可能讨厌我”的原因。

2、攻击性变强,会攻击比自己弱的人

有研究结果表明,在家里做了坏事时,在挨打中长大的孩子,在家外会对他人产生攻击性倾向。

被比自己大的成年人打击,孩子的郁愤会慢慢累积。这样一来,下次孩子就会找到比自己弱的对象,并以对方为目标进行打击。

另外,据说3岁半之前被打长大的孩子,5岁以后就会开始显现攻击性。因为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父母打,所以这种行为已经习惯了,就会形成暴力处理事情的性格。

3、精神上的创伤不断累积,导致出现问题

有很多报告显示,小时候在挨打的环境中长大,成长过程中也没有特别出现问题,很安分。但一旦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。

至今为止,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,精神上的创伤不断累积,自我肯定感明显降低,结果,在朋友同学身边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强势,就会去暴力对待周围的人。

其中有的孩子会走上不良道路,有的孩子会因为无法在精神上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走上犯罪的道路,可以说被父母打击过的记忆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。

4、对父母的恐惧使他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不敢请求帮助

从小被作为“教育”而受到不必要的打骂长大的孩子,会对父母抱有恐惧心理。通过恐惧心理的支配,孩子在家里虽然不会做什么明显的坏事,生活上亦能中规中矩。但是,这种被父母恐惧支配下成长的心理抑制,一旦在外发生事情,很多孩子都不敢轻易找最信赖的父母商量,而是不敢说、逃避、说谎。

这样的孩子,会被被害妄想症所束缚,认为在商量的时候会被说教,因此这种事唯有自己藏匿,很难对父母开口。

5、受到打击后,对父母的反抗心理和憎恶情绪高涨

前面说了攻击性增加,表现为问题行为的例子,在父母的打击下长大的反作用力,到了一定的年龄,转换成激烈的反抗心和憎恶的情况也不少。

根据情况的不同,也有作为报复父母,和父母对着干,甚至对父母施加暴力的案例。

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和父母建立良好关系的状态,对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坏的影响。另外,对父母来说也会迎来痛苦的结局,所以绝对不可以进行会使心灵受伤的体罚。

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

1、树立榜样: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。如同学、邻居、教师、英雄模范人物、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、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,都是子女学习、模仿的对象。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,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。因此,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、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。

2、环境熏陶: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,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。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,家长要组织好生活,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,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,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,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,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。

3、批评惩罚: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,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。批评惩罚时,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,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,从错误的实际出发,批评是指出危害、思想根源,否定其思想行为,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,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。批评时不要讽刺,不要奚落,不要谩骂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,而不是体罚,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。

4、指导安排生活秩序: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。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,布置好生活环境,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,使之有条不紊。要让孩子自己安排,家长可以在旁指点。

5、说服教育: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:一是谈话,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,摆事实,讲道理,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,谈话要有针对性、灵活性,态度要和气,不要板着面孔,居高临下地训斥、挖苦。二是讨论,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。讨论时要尊重孩子,耐心倾听其意见,有不正确的观点,也要耐心地讲道理,使子女明辨是非。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。

Copyright © 2015 -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