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家庭教育吧  >  问答中心  >  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能力

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能力

2024-07-12 11:34 322

已有1条回答

中学生阶段是最具创造性的时期,在历史长河中,许多了不起的发明都诞生于发明者的这个阶段,如今,塑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,作为家长,更应该着眼于孩子的未来,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。

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能力

1、夯实知识基础,培养实践能力

学生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,这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。要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鹜远,急于求成,要刻苦学习,努力掌握“双基”。在此基础上,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、小实验、小发明、小创造活动,多给学生动手机会,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。

2、增强自主意识

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,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民主与平等。老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,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,不迷信教师,敢于独立思考,树立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,激励学生打开思维闸门,去合理怀疑,去积极探索,去追求真知。

3、营造创新氛围,重视个性发展

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,师生、同学间相互尊重、相互激励,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;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,养成质疑的习惯,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,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。

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,因材施教,正确引导,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,其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。

4、培养观察能力

引导学生走向生活、走向大自然,调动各种感官,全心去观察;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,有目的、有层次、有条理地进行观察,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的观察,分析事物的本质,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索。

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,在观察中想象,在观察中质疑,在观察中解惑,从而增强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能力。

5、引导发散思维,鼓励大胆想象

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,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,从而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,进而去探究问题。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“新奇”问题的时候,应及时抓住机会,因势利导。

鼓励学生深入思考,打破常规,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;启迪学生逆向思维,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,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;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,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。

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要坚持这几个原则

1、实践性原则

哲学认为: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。的确,要知道问题能否被解决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上手做。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性能力,无论是途径还是目的,都离不开实践,而往往在实践过程中,也能迸发出更多的灵感。

2、个性化原则

遵循个性化原则,重在激发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,培养他们独立的意识、自主的人格。在这个方面,最重要的是要允许偏才、奇才的出现,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,也要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。

另外,我们也要改变“听话才是好孩子”的这种思想,鼓励孩子大胆质疑,并提出自己的想法,凡事多让他们自己拿主意,引导和保护他们的想象力、好奇心、求知欲和表达欲,让他们能够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。

3、协作性原则

所谓协作即由多人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。对中学生来说,如果遇到问题,为了独立而强迫自己独自来解决问题,往往会困在自己的想法之中,难以打破僵局。

这其实也是另一种程度的思维固化,团队协作的方式就能使成员各自的想法在一起碰撞,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想法,也能打破个人思维固化的僵局。

这种方式还能够帮助中学生培养他们乐观、开朗的性格,团结协作的能力,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,学会在集体中进行工作,也学会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创造。

Copyright © 2015 - 2024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权所有豫ICP备15030198号-41